帕肯特家族酒莊(Famille Paquet)位於布根地南部以高品質白酒聞名的馬貢(Macon)地區,座落在雄偉的 Solutré 和 Vergisson 懸崖腳下。該莊園於 1980 年由帕肯特夫妻創立,當時名為 Domaine des Valanges。在 2015 年,他們的子女 Camille、Mathieu 和 Jean-Baptiste 接管了父母的莊園。

如今,Camille 負責葡萄種植和釀酒工作,而 Mathieu 和 Jean-Baptiste 則負責葡萄酒銷售。他們承襲父母的技藝,以同樣的熱情,分享相同的理念:以親民的價格提供反映風土的優質布根地白酒。2021 年開始,酒莊的部分葡萄園也陸續得到了有機、生物動力法的認證。
這次藉著酒莊 CEO Mathieu 先生訪台,我們取得了專訪的機會,現在就來看看布根地的新銳白酒專家,人稱 Macon 風土代言人、布根地的隱藏寶藏,風格純淨清澈,連基礎酒款也能深得法國廚神的心的酒莊到底有什麼迷人之處。

當初接手酒莊的契機是什麼?父母為何想出售,而你們又為何決定留下?
其實,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別的事情。這是我們血液的一部分。我們可以說是「在酒莊裡出生」的,小時候、青少年時期,我們就住在酒窖樓上,對我們來說,生活與葡萄酒早已密不可分。
我們每天談論的都是酒、都是酒莊,這是我們的熱情,也是我們的天命。我甚至不記得有哪一天「決定」要接手酒莊,因為從三歲起我就知道這是我未來要做的事,我的弟弟也跟我一樣。

三兄弟如何分工?家族經營對品質與決策有何影響?
我們家的分工非常明確,我(Mathieu)負責銷售,四處旅行推廣帕肯特的酒 ; 哥哥 Camille 負責釀酒及葡萄園管理 ; 另一個哥哥則在南法釀酒,沒有直接參與帕肯特酒莊的營運。
家族經營我覺得是讓酒莊品質一再進步的關鍵,因為我們都是在酒莊長大的孩子,對它有著同樣濃厚的情感。家族經營也不像集團化的酒莊會需要對投資人負責、或是為了銷售數字而妥協品質。我們釀的酒是絕對的自信之作。
在工作上我們不太會有爭吵,因為分工相當明確,一個人釀酒、一個人銷售,尊重彼此的專業,共同為著帕肯特酒莊的酒努力著,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。

身為「年輕布根地」的一份子,你們如何在傳統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?
我從不把這看成「要不要守傳統」的問題。對我來說,重點是「什麼有效、什麼能讓酒變得更好」,品質才是唯一重要的事。當然,我們帶著傳統留下的經驗與技藝往前走,但每個年份都不同,如果這一年的結果不夠理想,我們就要改變,新的剪枝技術、新的發酵槽等,都是改變的工具。傳統不是限制,而是出發點。只要能讓酒更好,我永遠願意嘗試新方法。
相較於更北方的 Côte de Beaune,你認為馬貢風土的最大特色是什麼?
我會說,馬貢(Mâcon)的酒更富果香、更加清新。這裡的葡萄酒擁有一種明亮而充滿活力的個性,帶著陽光氣息與自然的平衡感。相較於北部產區常見的結構感與嚴謹風格,馬貢的酒顯得更柔和、更親切,也更容易親近。這正是我認為馬貢最迷人的地方:它既保有勃根地的細緻與優雅,又展現出屬於南方的溫暖與純粹。

Pouilly-Fuissé 一級園認證(2020)對產區與酒莊帶來什麼改變?
我認為這項認證對整個產區和我們酒莊的意義是相同的。它讓更多人開始意識到,馬貢(Mâcon)並非布根地的邊緣地帶,而是這片偉大葡萄酒土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Pouilly-Fuissé 被正式納入一級園行列,象徵著人們終於看見這裡風土的潛力與深度,也讓馬貢被放進與其他經典產區「平起平坐」的籃子裡。

對我們而言,這也是一種鼓勵。它不僅肯定了整個地區長久以來的努力,更推動我們持續追求卓越。如今,我們也已為 Saint-Véran 提出申請,希望能在 2027 或 2028 年份正式獲得一級園資格。若能成真,那將是整個產區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!
「以親民價格傳遞風土」這句話如何落實在實際釀造或行銷策略中?
對我們來說,最大的轉變始於心態。過去,馬貢(Mâcon)地區的酒多以大量生產為主,但我們決定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:讓品質成為唯一的核心。
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從根本改變,從葡萄園開始。除了釀造上更細緻的調整外,我們選擇全面轉型為有機與生物動力法種植,並堅持手工採收。這樣的轉變讓葡萄藤能以最自然的節奏生長,風土也能被更誠實地呈現。我們從工業化的模式回歸到工藝的精神,讓每一瓶酒都能傳達土地的真實表情。

在行銷上,我們同樣重視真實與連結。沒有任何廣告能取代親身交流的力量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親自走訪各地,參加品酒會、舉辦活動、與消費者面對面對話。當人們能直接聽我們說故事、了解我們的理念,甚至看到我們對這份工作的熱情時,他們會更能感受到酒莊背後的靈魂。
你的酒登上 Jean-Georges 這樣的米其林餐廳酒單時,心裡是什麼感覺?
那是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... 自豪、滿足,還有感動。因為對我們來說,一瓶酒代表的是三年的心血:一年在葡萄園、一年在酒窖、一年在市場。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專注與耐心,沒有捷徑。當我們看到自家酒款被列入那些頂級餐廳的酒單上,知道有世界各地的客人在那樣的餐桌上舉杯,那一刻的成就感真的無法形容。

如今,我和哥哥已經釀到第七個年份,每一個年份都像一段旅程。我們看著酒莊一步步成長,也看到自己從年輕釀酒師變成更成熟的團隊。這樣的成果不僅是對我們的肯定,更是對整個馬貢(Mâcon)產區的肯定。
面對不同國家(如美國、亞洲、台灣)市場,行銷策略有何不同?
我們非常信任每一個合作夥伴。對我們而言,經銷商不是客戶,而是延伸我們品牌的一部分。身在布根地的我們,是他們在產區的眼睛;而他們,則是我們在各自市場的眼睛。

我們相信市場是多元的,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行銷模式。美國、亞洲、台灣,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文化、節奏與消費習慣。我們會根據合作夥伴的洞察去調整策略,從包裝設計到活動形式,都希望能符合當地消費者的感受。最重要的是保持信任與開放的溝通,因為唯有這樣,品牌與市場之間才能真正共鳴。
台灣市場讓你印象最深的反應是什麼?你認為台灣消費者在品飲布根地酒時有什麼特色?
我覺得台灣的消費者真的很特別,他們對布根地酒非常認真、也喝得很精。我在台灣少數的時間內,遇到許多人並不是單純為了喝酒而喝,而是想了解背後的故事。他們會主動提問,對風土的細微差異格外敏感,也樂於嘗試不同風格與產區的新酒款。這份熱情與細膩,其實比許多歐洲市場都更令人印象深刻!

更難能可貴的是,有許多台灣消費者對酒幾乎沒有成見。他們不會因為酒的產區、等級或知名度而預先下判斷,而是以開放的心態去體驗每一支酒,用味覺去感受它的個性,並用心去理解它的故事。對我們這些釀酒師來說,能遇到這樣的受眾是一種非常珍貴的共鳴。因為唯有以開放的方式品飲,才能真正聽見風土在說話。


